为轻工企业服务  为轻工企业家服务  为轻工行业服务

优秀成果: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圈创建与运营管理——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首页    管理创新    优秀成果: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圈创建与运营管理——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圈创建与运营管理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连续3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全球百强,连续13年稳居欧睿国际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旗下子公司海尔智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集团拥有3家上市公司,拥有海尔Haier、卡萨帝Casarte、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等七大全球化高端品牌和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深入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0亿+用户家庭。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旗下子公司,拥有德国纽伦堡研发中心、美国路易斯维尔等10大研发中心,美国GE Appliances佐治亚、墨西哥斐雪派克等5大制造基地,拥有6000余项专利,主导制定24项行业标准。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海尔厨电2019年全球销量达到约1222万台,占全球大型厨电市场总销量的7.7%,位列全球大型厨电销量第一阵营。“食联网”是海尔智慧厨房物联网转型的着力点,基于海尔智家平台,提供厨房设计、建设、成套的厨房网器,并和平台上的行业资源一起,共建智慧美食生态圈,打造共创共赢的食联网生态品牌,满足用户购买、存储、烹饪、清洁、安全等多样化的场景需求,提供健康食材、健康烹饪、健康方案等一体化全流程解决方案。

餐饮产业是基础性消费品产业,最能释放人们的现实消费需求,挖掘人们的潜在消费需求。目前我国餐饮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整体水平逐年提升,综合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随着5G技术逐渐普及,智慧餐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线上线下一体化、联网化、零售化、数字化成为餐饮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吴清军表示“未来生活服务业将形成‘大平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发展模式,数字经济平台将成为带动餐饮行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物联网技术在食品行业的推广应用,将为用户饮食个性化定制(名厨预制)、智能制造、智慧销售、智能存储、智慧物流、产品追溯应用增添新的活力,创造巨大价值。

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圈建设与运营管理的实施背景

(一)适应物联网经济下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餐饮产业是基础性消费品产业,最能释放人们的现实消费需求,挖掘人们的潜在消费需求。目前我国餐饮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整体水平逐年提升,综合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随着5G技术逐渐普及,智慧餐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线上线下一体化、联网化、零售化、数字化成为餐饮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吴清军表示“未来生活服务业将形成‘大平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发展模式,数字经济平台将成为带动餐饮行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物联网技术在食品行业的推广应用,将为用户饮食个性化定制(名厨预制)、智能制造、智慧销售、智能存储、智慧物流、产品追溯应用增添新的活力,创造巨大价值。

(二)满足用户‘吃生活’多样个性化的客观需求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饮食消费行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寓食于乐”和“寓乐于食” 成为生活方式的“微升级”。消费者的偏好逐步发生改变,从满足基本饮食需求转为满足功能、口味和差异化等生理和心理满足,从以前的吃饱就行,到还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从“标准化”向“个性化”。不同性别、消费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消费,人们不再简单的吃食物,更愿意去吃出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和民族文化,了解菜品的故事。此外,对于烹饪过程,人们不仅仅需要高端智慧的家电,而是期望家电能够更多的介入烹饪,让厨房生活更加简单、便捷、安全、可口。

与此同时,企业跨界商业行为日益频繁,价值链攸关方日益丰富化、多元化,企业服务日益综合化,例如,在饮食餐饮行业,从食材购买、到菜谱搭配、食材存储到烹饪……多个环节正面临标准化、智慧化的升级,如何简化前端各种流程为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健康饮食体验,这是网络时代餐饮服务商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需要更多的资源共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三)适应新技术发展、打造新业态新模式的需要

网络时代,AI、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了家电领域在核心技术和智能化转型上的创新发展,用户对智能家居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家电互联互通、智能交互的应用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家电企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积极探索,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赋能终端产品创新,在满足家电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种各样的场景智能,诸如在线操控、产品互联、人机交互、无感识别等。

智能家电互联互通的全面落地,各家电商不再仅着眼于单品的操控体验,而是基于用户生活场景需求,跨品牌、跨品类的多端协调下的生活方式再造,从而不断满足用户对于新生活范式的追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与家电行业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催动企业可以基于自身产品属性,实现行业上下游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与高效匹配,拓展相关领域圈层,组成全维度复合生态圈,探索全新业务模式。

(四)承接海尔物联网战略转型,创建物联网生态品牌

从目前来看,品牌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传统时代是产品品牌,像奔驰、耐克、宝马、阿迪达斯,就是靠质量溢价;第二类互联网时代是平台品牌,即消费互联网,像淘宝、亚马逊等等,靠流量溢价;但物联网时代必须是生态品牌。所谓生态品牌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把各方资源集中在一起,共享、共赢、共创,创造用户的最佳体验。

物联网时代,海尔加快企业物联网转型,致力于打造物联网生态品牌,围绕用户需求形成共创共享的生态社群,汇集生态资源共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当前,海尔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从提供家电产品变为提供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场景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为用户提供可定制的生活方式。食联网生态平台是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在美食领域的实践落地,是海尔创建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的重要探索实践,围绕用户饮食的新需求,将家电与饮食等行业融合,从健康、烹饪等多方面给用户带来全新个性化智慧美食体验。

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圈建设与运营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圈创建与运营管理是海尔适应消费升级趋势,落实集团物联网转型战略,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探索的商业创新模式。以用户“吃生活”为中心,聚焦用户居家饮食“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做”等问题,海尔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打造跨行业的食品产业集群生态框架——“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平台,为用户提供健康饮食厨房场景解决方案。在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海尔明确以创造用户体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深入推进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场景解决方案的转型;通过厨艺数字化,将名厨技艺复刻到家用电器中,帮助厨师实现技艺传承与变现;通过菜品标准化,实现食材安心宅配,从养殖地-加工企业-家庭厨房全流程信息可视化、可追溯;通过家电智能化,将传统厨电硬件转型为美食服务生态,实现“电器—网器—生态”迭代,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智慧化、一站式体验;同时,海尔搭建开放的资源生态网络,与厨师、食材商、加工企业、物流等多方资源持续迭代;建立食联网生态持续升级的机制保障——共创生态、增值分享,资源方从最初的“网器+厨师+食品企业”逐步拓展到协会、厨具、厨房周边、养殖户、物流、仓储等厨房生态,每一个生态共创方通过创造用户价值分享增值,都能在平台获得利益分享。主要做法具体如下:

(一)明确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物联网时代,企业竞争最重要的资源是用户资源,即拥有多少终身用户。传统模式下,企业没有用户,只有顾客,企业提供消费者产品,只是价格交易,但不清楚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企业与用户之间存在“隔热墙”,交易完成就结束了,不会再与用户进行交互。网络时代,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企业可以实现与用户零距离,即时与消费者交互,进而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在《体验经济》中说,“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在物联网时代,如果不能创造体验,产品是没有灵魂的。海尔食联网不再以企业、产品为中心,而是以创造、迭代用户体验为中心,创建一个服务用户美食全生命周期的体验迭代、体验升级的生态组织,从提供硬件产品转变为提供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围绕用户需求,和生态攸关方一起持续满足用户家庭端美食的个性化需求。

(二)打造跨行业的“食联网”物联应用生态平台

基于物联网的架构,海尔打造食品物联应用平台——“食联网”,依托厨房电器、橱柜、厨具等厨房垂直产品,外拓到农场、养殖厂、加工企业、厨师、冷链等食品跨行业领域,构建家庭美食的完整生态圈,从食材种养殖、加工预制、运输、存储、烹饪技法完整链路跟踪,为用户提供‘农场到餐桌’全流程生态解决方案。以北京烤鸭为例,“用户想在家吃烤鸭”的需求催化“化学反应”,食联网找到拥有35年制作北京烤鸭经验的张伟利,与海尔数字化团队协作配合,将烤鸭菜谱数字化,联合惠发等食品加工厂制作大师定制预制烤鸭胚,用户“只需一键”就能把北京烤鸭这道国宴名菜端上家庭餐桌,打破了传统地方美食的地域限制,改变了当前家庭饮食生活方式,开辟了全新的饮食市场。

同时,为满足用户最佳体验,食联网平台上各生态资源方之间不再仅是进行产业链条上的单向物理传递,而是多方信息相互共享的双向传导,是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链接——从养鸭场的鸭苗培育到加工厂预制成胚、从冷链物流运输到家庭厨房,全链路生态方全流程的场景共创。例如,家庭烤鸭最初程序设定是解冻烤,然而用户对解冻标准不一致,解冻效果不一,烤鸭出来的结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痛点,信息从用户端直接反馈到养殖场、大厨以及预制加工厂,工厂重新调整制胚工艺,大厨与数字化团队根据产品变化调整云端菜谱,新的烤鸭从养殖,到屠宰,再到惠发加工,之后冷链一键到家,存到海尔冰箱的冷冻室,最终通过智慧烤箱一键烹饪,经过100分钟的时间,就能实现烤鸭从-18度到220度的美味转变,让用户在家就能吃上烤鸭店里面才能有的正宗北京烤鸭,真正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一键大师菜。

(三)菜品标准化,搭建食品全流程管理和溯源体系

同样一道食谱,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工序,不同的人做出来,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这给用户自由地享用正宗美味,以及美食的推广和普及等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同时快节奏的生活下,很多用户很难有富余的时间,从采买、清洗、调味等流程筹备食物,甚至有很多人群不会做饭,他们希望能有更简单快捷的烹饪方式。

为满足用户更简单便捷的家庭美食需求,食联网生态平台通过家庭物联电器,并联养殖厂、加工厂、物流公司以及厨师等生态资源方,实现从养殖地-加工企业-家庭食材全流程管控,将菜品标准化,确保到达用户家庭的每一份食材都安全、可靠、统一。

在食联网生态平台上,厨师代表菜品向养殖厂提出需求,获得菜品所需最合适的食材原料;食材到指定食品加工厂进行工业量化生产;通过冷链一键到家,放到海尔冰箱的冷冻室智慧存储,最后通过智慧厨电一键还原大师味道。以烤鸭为例,对于用户来说,微信扫描鸭腿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烤鸭制作的全部信息,包括鸭苗、养殖方式、饲料、防疫等全食材溯源信息,认可烤鸭的安全性。

此外,食品公司在参与过程中,打造标杆产品,掌握产品定价权,提升销售利润,扩充自身产品线的同时,也开拓了全新的销售渠道——在原先的ToB业务之外,进入ToC赛道。例如,在家庭版北京烤鸭项目中,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平台带来的产品与品牌推广赋能,实现销售利润10%的增长。

(四)厨艺数字化,家庭场景复刻大厨名菜

长期以来,将数字菜谱存储到家电设备中,通过屏幕显示数字菜谱的方式,一直是智能化家电主攻方向。各大家电企业产品以集成菜谱数量为差异化能力,然而用户尽管掌握了海量的菜谱,但是如何将菜谱转化为餐桌菜品,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例如食材的处理不当,直接影响到了后续的菜品制作和最终的餐饮成果。

对此,食联网生态平台通过整合大厨资源,在菜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将大厨多年研究总结出的菜品烹饪经验变成食联生态的加工软件程序,预制的标准化菜品和智慧菜谱一一对应,让不擅长烹饪的用户群体,通过厨房中的智慧网器迅速获取大厨的手艺,通过按键简单一点就能轻松复刻出大厨味道。从烤鸭项目来看,家庭版北京烤鸭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做了一遍遍的实验,最终找到几个关键性的数据:鸭胚在零下18℃的环境下配送,不需要解冻,可以直接送入烤箱;烤箱的温度要维持在220℃,能够智能设定;整个烤制过程,要保持70%的湿度……食联网将这些数据软件化,做成应用软件,实现大师手艺和经验的数据化,用户借此一键烹饪,100分钟时间就能烤出来在店里面能吃上的北京烤鸭,真正实现一键大师菜。

在这个模式下,厨师将菜谱、厨艺数字化,大厨不再被局限于酒店厨房中服务部分用户,而是能打破地域限制,让自己的拿手菜进入千家万户,同时,数字化的菜谱还将帮助厨师技艺传承与变现,通过平台和产品,厨师个人IP从大厨、大师转变为餐饮文化输出者,实现自身价值突破。此外,食联网还与中国烹饪协会中式菜肴研发中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联动全国名厨资源,进行中式菜肴烹饪、营养健康研究、智能菜谱开发、厨电智慧功能研发等项目,推动更多大师菜数字化、标准化,最终进入用户家庭。

(五)家电物联化,实现“电器—网器—生态”迭代

聚焦迭代用户体验,创造终身用户的理念,海尔食联网将传统厨房硬件迭代为智能化的网器,以网器为载体,开放链接生态资源,将各方产品整合为场景方案,共同满足用户家庭美食全流程的需求,同时根据用户不断变更的场景需求,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

食联网生态平台以美食生态为切入跨界各行,将厨电、厨具、厨师、菜品、餐具、清洁用户等资源链接在一起,覆盖厨房空间,为用户提供美食全流程的产品和服务:依托海尔系智慧家电互联网器化,链接生态美食,连接全国名厨大师与食品加工厂,研发可工业化的名厨菜式;预制加工好的菜品通过冷链配送到用户家,放于海尔冰箱中智慧存储;每道菜品都有专属的智慧菜谱程序,用户只需通过海尔智家APP一键操控,就能自己在家烹饪出大厨名菜,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买存做吃的全流程的美食解决方案。同时,饭后产生的餐具、厨余垃圾等,生态平台还可以提供食材处理器、洗碗机,为用户解决餐后的清洗烦恼。

对于用户而言,食联网生态平台不只是为用户提供一件家电,更是满足用户对美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美食方案,解决用户吃什么、哪里买、如何存、怎么做等等饮食生活痛点,持续迭代用户体验,创造用户终身价值。

(六)搭建开放的链群组织,持续迭代解决方案

为创造用户极致体验,海尔基于企业物联网生态转型,创立开放的智慧烹饪链群组织,打破部门、企业乃至行业的边界,吸引生态资源围绕用户体验的同一目标自抢入,共同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且不断更新迭代。智慧烹饪链群通过“链群合约”开放的契约模式,已聚合健康、食品、生鲜、烹饪、家装、物流等12大行业近千家生态方,共同创造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数百位名厨带方案抢入链群,针对用户美食体验需求,大厨开发“数字菜谱”,食材企业精选优质的食材,食品加工企业对菜品进行工业量化落地,包装企业以严密的包装保障食品质量,用户一键下单购买食材,物流企业将食材送入用户家中。

在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中,各生态攸关方都是整个生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甚至冰箱和烤箱也变成了美食解决方案网络的一个交互触点、资源整合的节点,可以持续的产生生态收入和生态收益,颠覆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实现边际收益递增。以食联网烤鸭项目为例,海尔家电除去基本的存储食材、烹饪食材的功能外,基于可联网的功能,成为食联网开放的网络中的一个家电,整合养殖厂、厨师、鸭酱、鸭饼、食品加工厂、片鸭刀、清洁剂、包装、物流等生态资源,提供家庭烤鸭从原材到加工、再到烹饪品尝、以及清洁的全流程方案。在此过程中,海尔不但有原来的硬件产品收入,还可以持续获得买烤鸭等周边产品的生态收入,同时,食材商、厨师等攸关方也能获得增值分享。

(七)建立共创共赢、增值分享的激励机制

食联网生态平台的运营管理,是基于维护每一个生态节点的利益,每个生态节点在满足用户场景需求的同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增值分享。就像烤鸭场景上市后,一个月时间,就卖了两万多只,实现生态收入四百多万。厨师张伟利获取了门店之外的收入,食品加工公司月度利润也增加了10%,而链路上养殖厂、物流、仓储等等也都在服务家庭烤鸭场景过程中获得了收益。烤鸭场景的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名厨与食品企业加入,共同在平台上开发菜品:大厨与食品企业间相互选择,二者联合研发的菜式,通过物联网手段数字化后进入平台,操控物联化家电即可一键烹饪美食;对于食品公司,在平台上获取利润的同时,开拓了ToC的渠道;对于厨师,在平台上将拿手菜卖向全国,也树立了个人品牌。

对于用户催生而来的新需求,食联网将生态链上每个环节并联在一起,各方以用户为中心,共同创造用户新体验,做大增值的“蛋糕”,并能够按照贡献分享“蛋糕”,共创多方增值共享模式。例如,在食联网生态圈中,冰箱和烤箱就变成了美食网络的一个节点,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生态收入和生态收益,成本没有增加,但持续产生生态收入,通过增值分享,不断扩充平台上各方的边际收益,持续获得增值分享。

食联网生态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实施成果

(一)有效满足了用户美食多元化的客观需求

食联网生态平台开启了跨行业家庭美食新业态,依托海尔智慧厨房电器,并联大厨、食品厂等各界生态方,打通了从农场到餐桌的美食全流程链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家庭美食智慧解决方案,用户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的大厨拿手菜,食材由上市食品公司提供,安全可靠,并且免切、免洗、免调味,在家一键就能烹饪出美味菜肴,省下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对于不会下厨的用户,还能体验亲手下厨的快乐和成就感,并且满足在朋友圈分享个人的厨艺的社交需求。

同时,食联网将物联网设备转变为用户交互的载体,提升交付效率(当网器通过平台获得用户授权之后,便可主动为用户下单购买常用的食材)的同时,可以将用户需求即时反馈企业,实现用户与企业的实时沟通,进而实现美食资源和用户需求的最佳配比,提供个性化的场景解决方案。例如:海尔冰箱和烤箱连在一起,从厨房电器变成智慧烹饪的链群,开放地吸引更多生态合作方进来,让用户可以在家里吃上和饭店堂食一样美味的烤鸭,接着又扩展到烤乳鸽、烤全羊等,创造了一种新的预制食品生活方式。

(二)推动了餐饮行业在物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

海尔食联网通过“物联网 + 新技术”应用解析,构建了全新的家庭美食消费场景及产业生态,打通了食品生态圈全链路,从企业生产端、门店销售端到用户家庭端,建立互利共享的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企业与移动端有效链接,为食品养殖、加工等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厨师行业定位变革提供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现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对于食品生产端来说,食联网生态平台帮助食品企业升级工厂的产品研发以及服务业态,以单带产,提高了制造产线的目的性,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库存,进而实现了企业节约成本以及市场拓新。以某鱼头加工厂为例,通过食联网平台,从原先的预估生产,到按单出货,并集中到平台仓储体系,大大减少了供货超负荷的存储、供货不足的加急施工等带来的场地、人员成本。

对于门店营销端来说,食联网通过全新生态模式,赋能终端门店美食体验活动,有效的增加了门店客流量,并增长顾客停驻时间,以高频美食带动了低频家电销售,增加了门店的成交转化率和收益。

对于行业来说,原先中餐标准化仅能在中央厨房、饭店餐馆等区域酝酿,通过食联网搭建的美食全流程的生态体系,中餐标准化应用到广大用户家庭,开拓了全新赛道市场,加速了餐饮行业的标准化变革进度。与此同时,厨师传承的古老手艺在平台上以数字化形式得以留存,在餐饮行业工业化的历程中,也宣扬了传统中餐文化。

此外,食联网还搭建了为厨师、食品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为各方提供了额外增值收益的路径。以张伟利为例,北京烤鸭的项目推进,不仅实现了他将北京烤鸭带入家庭餐桌的梦想,还将他个人独创的‘一口酥’烤鸭技艺在平台上传承,在获得烤鸭销售红利的同时,还因为烤鸭项目获得了各行各业的关注,个人名片得到巨大的推广。

(三)创建了首个美食物联网生态品牌

食联网生态平台创建了饮食产业的首个物联网生态品牌,转变了行业传统的单企业、单品牌各自竞争,各方不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而是围绕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目标共创生态、共享增值。食联网生态品牌搭建了开放的包容各类资源方的机制,主动容纳多样性,依托平台的支持,建立起的一种与用户相关联的信任关系,通过食联网智慧美食生态圈,厨房电器可以互联互通,大厨不再被局限于酒店厨房中服务部分用户,更能打破地域局限,而是能让自己的拿手菜进入千家万户;食材加工企业也打开了面向用户的端口,从“统产统销”进入“个性化定制”新阶段;而对于用户来说,在家就能轻松获得安心食材、便捷的烹饪以及各地美食美味。

目前,食联网已接入健康、食品、生鲜、烹饪、家装、物流等12 大行业近千家资源方共创食联生态,“一键烤鸭”这种模式,已复制到了服装、农业、房车等15个行业,吸引来自全国23省100位大厨,积极抢入研发“数字菜谱”,记录自己的智慧和手艺,为实现中华美食走进亿万家庭,把中国烹饪推向世界提供了平台基础;同时,食联网生态品牌也正在拉动更多行业转型升级,共同为用户提供不断迭代的场景。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6日 10:19
0